一部《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影响;一部《西行漫记》,公正客观地展现了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的形象,引起了世界正义力量的广泛关注。今天,传播中国理念、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一个国家自我表达、树立形象和凝聚认同力量的有力支撑。
中华文化在古代曾独领风骚,是世界各民族仰望的文明高峰,近代以来在世界舞台上被逐渐边缘化。实际上,中华文化中的精华自古以来一以贯之,只是由于世界环境的变化使它原本灿烂的光辉被暂时遮蔽。如果我们用充分的自信、创新性的阐释去推动其核心价值广泛传播,她一定会焕发出新的活力,重新走上世界文化舞台的中心。
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有6000多万华侨华人分布于海外198个国家,而这一群体特殊的身份,又可以轻松逾越传统对外传播中的价值观差异和语言沟通两大障碍。因此,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赢得域外民心,建立国民之间的好感和信任是目标;提供可供全世界分享的“核心价值”是关键;牢牢把握主要受众的传播偏好是手段;发挥华人华侨广阔的公共外交资源是有效桥梁。历年来,澳洲华人佛教协会组成的弘法团队进行的探索实践,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
一、华人华侨既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作为一个在澳洲华人中有着广泛影响的社会团体,澳洲华人佛教协会常年来一直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和佛教精髓思想的弘法宣讲活动。一大批熟悉东西方文化与国情的华人华侨、留学人员组成的庞大弘法团队,在佛教协会会长、世界文化教育大使卢军宏先生的带领下,发挥既通晓中外语言文化,又熟悉中外政治社会环境的优势,用世界听众认可、习惯、熟悉的方式,以终年无休的巡回演讲、广播节目、世界转播等形式,广泛宣讲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介绍中国佛教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同时,卢军宏先生利用自身的政治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用互访、联谊等形式积极向各国政府官员、社会团体介绍中国国情,宣传中国理念,讲述中国故事。他们积极投身于以国外公众为主要对象的公共外交事业之中,对增进世界对祖籍国的认知,帮助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与中华文化的全球道德文化感召力作出了巨大努力,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与纽带,和凝聚中国友好力量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二、掌握差异化、分众化传播技巧,更能有效凝聚海外华人的精神向心力。传媒界有一条不成文的铁律,那就是“如果你不能表达自己,就将被别人表达”。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力度和渠道得到很大提升,中国国际电视台的开播更是令人振奋。但总体来说,无论是传播的范围、角度、内容、形式等技巧还是与“让世界认识中国”这一目标有很大距离,在国际传播中,西方主观印象与中国真实面貌还存在很大反差,部分西方媒体和有关人士仍不时有误解、歪曲、攻击中国的言论和谣言。
卢军宏先生同时也是传媒界重要人物,现任澳洲东方传媒广播电视集团董事长。作为大陆新移民开办的媒体机构,深谙华人华侨生存发展需要,他们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高度体现针对特定人群心理喜好的原则,牢牢把握主要受众的传播偏好,筛选、取舍中华文化中与住在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内容,客观公正地传播中国经济腾飞、政治进步、社会发展、民生舆情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侨胞感受到国家的日益文明强大,激发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增进与祖籍国命运与共的爱国热忱。同时,英语频道和节目的陆续开播,运用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舞、诗词、新闻等中外文化中的共通元素,促进世界民众从欣赏热爱中国文化开始,逐渐接受中国理念。
三、面向广大侨胞和国际友人的佛法宣讲,也是开展宗教文化统战的重要渠道。佛教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打开了世界认识和平中国的神秘大门。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古圣先贤曾经积累了无数令后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智慧,尤其是佛教文化中超乎世俗之上的宇宙人生观,更是深受物质欲望困扰的现代人群摆脱烦恼的法雨甘露。佛教协会弘法团几年来走遍世界各大华裔族群聚居地,他们发扬宗教界素有的护国利民、崇和向善、团结和睦精神,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团结稳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理念,共同重温祖先文化。
弘法活动受到当地民众普遍欢迎,在传递佛教文化鼓励人们为国奉献、为民造福、自利利他的价值追求中,民众产生了与中华文化的沟通情感和价值认同。数百次佛法演讲会上,卢军宏先生在深契经意的基础上,结合人们修行生活的实际,用轻松活泼,因事显理,开启疑窦的演讲,体现了佛教文化鼓励彻底改造现实,去恶扬善,积极完善社会人生,实现人间净土的本意,也是以佛教核心中和平平等、开放包容的思想争取广大世界听众对中华文化的拥趸,凝聚最基础的文化认同力量的有效举措。
四、广泛宣讲中华文化,也是对华人华侨人心资源的保护和涵养。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上指出:“在世界各地有几千万海外侨胞,大家都是中华大家庭的成员。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不忘祖国,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热情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以来,海外侨胞不惜倾家荡产、流血牺牲推翻帝制,孙中山先生盛赞华侨为“革命之母”;抗战期间,800万侨胞节衣缩食,捐款占当时国民政府支出军费的43%,回国参战的南洋机工近半献出生命;建国后一大批华侨科学家毅然回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
不可忽视的是,海外华人虽然一直在为文化薪传作不断努力,但也同时遭遇祖籍国与居住国两种文化的冲击,面临着人心争夺的现状。传统文化色彩淡化、文化资源流失等“失根”之忧,使不少在海外出生的新生代语言和理念渐渐偏离父辈,对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如果说老一辈华人华侨对于祖籍国保持的是一种浓烈爱国情结和民族感情的话,新生代华人对祖籍国就只有残存的模糊认知。
广泛宣讲中华文化,指导民众运用佛教文化中的智慧有效落实于实际生活,白话佛法的教育取得显而易见的惊人效果,是用文化唤起新生代华人血脉深处的中华民族意识的手段。近年来世界各地心灵法门佛法共修组的蓬勃发展,不仅延续了无数出生于海外,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华人的民族观念,又通过他们吸引和影响了更多的华人华侨对中华文化的强烈兴趣和向往;这一群体身上散发的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又成为加深住在国民众进一步认识中国的无形名片,使之成为住在国了解中国的一扇窗户,世界了解中国的一座桥梁。
让中国引以为豪的几千万海外华侨华人资源,不仅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海外利益的强有力保障。目前,他们在全世界成立170多个“反独促统”组织,反对“台独”、“东突”、“藏独”等分裂势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侨胞捐款捐物近10亿元人民币,3万人成为奥运志愿者,保护圣火,宣传奥运。中华文化的世界推广,不仅起到了保护涵养和增长这一独特国家优势的作用,也争取了世界对中华文化的理念、价值认同,最大限度地团结身处不同社会制度,有着不同文化信仰,政治倾向的民众,形成最广泛的同情和拥护力量。
华人华侨对祖籍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深厚的情感依托,澳洲华人佛教协会弘法团所开展的世界文化宣讲活动,充分证明了侨务资源在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的特殊作用;同时,他们积极传播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和当代中国新形象,为推动构建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体现了华人华侨热爱故土,报效国家的精神风范。事实证明,在传承和发扬历经数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向全世界介绍真实中国、引导国际舆论、塑造中国形象的巨大系统工程中,爱国侨界力量已经成为宣传、参与、建构和维护中国公共外交及国际形象,中国寻求和发展海外友好力量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