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师父讲《如实修行 诚心供养》中的几种法供养后,对供养的认识又深了一层。以前我们理解对佛的供养,大体上只认为是在佛前供些鲜花、净水、水果,到寺院捐些善款,让僧人安心办道等等,基本上停留在钱财、物质的形式上,很少扩展到内心修行和弘法利生的角度去思考。
学习与供养相关的开示后豁然开朗,如来是世间第一福田,佛的福报功德已经无上圆满,我们上设的种种供养,是佛的慈悲,让普通人有个与佛法结缘、培养福田、种下善根的机会。即使佛在世时也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无私人蓄财,唯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发宏愿接引众生永离生死苦海。因此对佛最大的供养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物品,而是以法供养为最,真修实干共登彼岸,是真正的依教奉行。
师父在新加坡法会上讲解过《葛拉玛经》,学佛第一要”依法不依人”。听后思考良久,佛法僧三宝中,法是核心,因为认识了诸法的究竟实相,人才会修成佛,而僧是法的传承者。佛的教导就是认识法的途径,我们的修行也紧紧围绕着对法的认识逐渐深入,直至觉悟,成为和佛一样的人,所以依教奉行就是符合佛陀本愿的真供养。
常听师父说”真修”和”假修”。从供养这个话题看,真修要求非常高,首先自己的身口意要像菩萨;不但要收摄自身懒怠等习气,更要善巧方便,摄受度化众生;同体大悲,以众生苦为己苦,四摄六度;发菩提心不离佛道,众善奉行等等。如能做到这样的”真修”,就会得到巨大的功德福报,而这些不是佛给我们的,是我们在自性中本自具足的。
如果做不到依教奉行,在佛前虔诚跪拜,一转身依然满身习气,压根不想改变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即使供品再多再贵,也是学佛的门外汉。因为没有顺应佛设教的本愿,与佛心没有产生相应,得到的只是有染的世间福报,与解脱的资粮无缘,这就是师父经常斥责的”假修”。用这样的标准来看,作为初学者的我们,能完全做到”真修”的还不多,多少都有”假修”的成分,真的应生大惭愧心,好好努力。
师父要求修行人时刻学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不单指佛菩萨,还包括尚未觉悟的众生,还曾举过一个义工接信众电话和接师父电话态度差别的例子,来说明平等心应从生活点滴中开始培养,没有平等心,我们就还没有从我执中走出来,无法做到对”一切众生自性是佛”的认识和尊重,那么做的一切功德,其实还是不圆满和有漏的;如能做到真正的清静平等心,布施乞丐和圣人的功德就真的是一样的。
从一系列开示中总结,个人理解的依教奉行,包括了自他两个方面,涵盖大小乘的修行。先度化自己早日觉悟,有了初步的觉悟后,用智慧来现身弘法,劝导有缘众生明理修行,并在精勤的度他中完成进一步的自度,最后,与众生一起走向佛道。如果真正做到了”法供养”,就是对佛最好的供养,是真正的依佛所教,依师所愿的真修行,需要我们身口意时刻以佛为榜样,不断向这个目标靠拢。